稻縱卷葉螟,拉丁學名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,又名刮青蟲,成蟲長7~9毫米,淡黃褐色,前翅有兩條褐色橫線,兩線間有1條短線,外緣有暗褐色寬帶;后翅有兩條橫線,外緣亦有寬帶;雄蛾前翅前緣中部,有閃光而凹陷的“眼點”,雌蛾前翅則無“眼點”。卵長約l毫米,橢圓形,扁平而中稍隆起,初產白色透明,近孵化時淡黃色,被寄生卵為黑色。幼蟲老熟時長14~19毫米,低齡幼蟲綠色,后轉黃綠色,成熟幼蟲桔紅色。蛹長7~10毫米,初黃色,后轉褐色,長圓筒形。
稻縱卷葉螟是一種遷飛性害蟲,自北而南—年發生1~11代;南嶺山脈一線以南,常年有一定數量的蛹和少量幼蟲越冬,北緯30度以北稻區不能越冬,故廣大稻區初次蟲源均自南方遷來。成蟲有趨光性,棲息趨蔭蔽性和產卵趨嫩性,適溫高濕產卵量大,一般每雌產卵40~70粒;卵多單產,也有2~5粒產于一起,氣溫22~28~C、相對濕度80%以上,卵孵化率可達80~90%以上。初孵幼蟲大部分鉆入心葉為害,進入2齡后,則在葉上結苞,孕穗后期可鉆入穗苞取食。幼蟲一生食葉5~6片,多達9~10片,食量隨蟲齡增加而增大,l~3齡食葉量僅在10%以內,幼蟲老熟多數離開老蟲苞,在稻叢基部黃葉及無效分孽嫩葉上結滿繭化蛹。稻縱卷葉螟發生輕重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,適溫高濕情況下,有利成蟲產卵、孵化和幼蟲成活,因此,多雨日及多露水的高濕天氣,有利于猖獗發生。
初孵幼蟲取食心葉,出現針頭狀小點,也有先在葉鞘內為害,隨著蟲齡增大,吐絲綴稻葉兩邊葉緣,縱卷葉片成圓筒狀蟲苞,幼蟲藏身其內啃食葉肉,留下表皮呈白色條斑。嚴重時“蟲苞累累,白葉滿田”。以孕、抽穗期受害損失最大。
推薦防治方法:根據水稻分蘗期和穗期易受稻縱卷葉螟為害,尤其是穗期損失更大的特點,藥劑防治的策略,應狠治穗期受害代,不放松分蘗期為害嚴重代別的原則。推薦用藥量:在孵化高峰后1~3天施藥,每667m2用100億孢子/ml短穩桿菌懸浮劑80~100克兌水45公斤噴細霧,殺蟲效果在90%以上。施藥時田間應當保持5~7厘米水層,藥后保持水層3~5天。
|